萧铅华是家中独女,上有三位兄长,父亲早逝,兄妹四人皆由叔父抚养成人,叔父而后登基称帝,将她许配予宛州郡太守,前去宛城途中,竟逢北朝南下奔袭,一日即攻克外城,萧铅华因容貌姣好,被俘入宫为侍女,侍奉当朝皇帝的妹妹,韶阳公主。

    韶阳公主性格豪爽,喜好骑射狩猎,萧铅华是公主的众侍女中唯一懂得驭马,便多次陪同公主到围场狩猎,一次巧遇也在狩猎的太子,太子喜欢他,当场就向公主讨要,公主要和太子私谈,遣走了身边的人,太子则只留下一个高大俊朗的随从,须臾之后,萧铅华就被太子带走,一夜之后才让她回返公主寝宫。

    那不久,萧铅华给晋升为宫女,和另两位宫女一齐因皇命赐予皇后的兄长,顾秦为妾。当年小寒,萧铅华诞下麟儿,数月后,小她两岁的杨氏也诞下儿子,那时顾秦在城外任州刺史,孩子都满一岁了才回京,长子取名依,次子为尔。

    杨氏因奶水不足,萧铅华便喂养着两个孩子,长子生来安静,不哭不闹,奶水还是粥水都肯喝,一次就吃饱,迟迟都不会讨。次子完全相反,胃口非常小,喂多了就吐,喂少了很快就哭闹,断奶还晚,养大实在不易,幸好长子聪明,弟弟断奶期时,就会用勺子给弟弟喂米粥。

    那后来的几年,萧铅华和另两位妾侍陆续又生下儿子,老三是最年轻的妾侍,黎氏所生,是早产,出生后差点夭折,当时长子只有两岁,就懂得三弟脆弱,每晚紧靠着三弟而眠。杨氏再生一子的同年,萧铅华也再产子,是双胞,长的一模一样,那时长子和次子已经会走路,常常,长子就是背着三弟,牵着二弟,看顾着四弟、五弟,和六弟,六个健康的孩子在一起的画面,十分美好。

    好景不长,黎氏再怀胎时,顾秦迎娶正妻,竟就是韶阳公主,公主尊贵,带来大量侍从和婢女,府中大部分院子和房间都给归属顾夫人,萧铅华和杨氏及黎氏必须三人共寝一室,孩子们没地方睡,顾夫人就命人在后院搭个草棚房,说以后家中庶子都睡那房。

    由于府中人数增多,妾侍和孩子的粮食逐渐给扣,萧铅华和杨氏都尽可能给孩子们和待产的黎氏多留粮食,那机灵的长子竟能明白,并也学着这么做,一有机会得到多的粮食就藏起来带给弟弟吃,许是因为吃食不足,黎氏数次血崩,且又是早产,还是双胞,顾戚顾霸这俩幺子出生时,体积像只小狸子。

    养大顾戚顾霸更是难,刚开始连奶水都不会自己吸,需要人为一点一滴地喂,萧铅华和黎氏轮流照顾,长子也要插手,总是背后带着一串的弟弟,双手还一边抱一个幺弟在哄。

    萧铅华知道长子不是平凡人,年纪小小就懂人事,会照顾弟弟,还会教育弟弟,甚至不惜舍命跳进深不见底的湖里,救起被绑在竹篮扔进湖的七弟和八弟,然后跪在门外,从天黑求到天明,终得顾夫人的允许,让他的七弟八弟活下去。

    萧铅华在给儿子梳理给湖水浸湿又让晚风吹干的头发时,问儿子说,“依儿,你若有能力在外头闯荡,就去吧。”

    是萧铅华的预料之中,却非她心中期望,儿子给她的回答是:“我不闯荡,我要照顾姨娘,照顾弟弟,姨娘和弟弟在哪里,我就在那里。”

    儿子的弟弟们,天未亮时都一齐走了,走之前他们来说,是大哥要他们先走,大哥晚些会追上他们,萧铅华闻言着实庆幸,孩子们总算都可以脱离这个对他们从未有善意的家。杨氏和萧氏不舍,她们嘱咐儿子打完仗就回家,萧铅华却没这么说,她把身上一块玉给顾武,要顾武把玉给大哥收,叮嘱说这块玉是家传的信物,不可以卖,也不需要还回给娘亲。

    萧铅华以为从此不会再见到儿子,她为此感到高兴,她想象着她那俊逸如贵族的长子,策马奔驰在辽阔草原,那一头轻柔如闺女的黑发,恣意地飘扬在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她不想再梳理儿子那总是沾粘血块的发,不想再修补儿子破烂不堪的衣,不想再在心里祈求,儿子,你不要再向轻视你的人跪下,不要再认错,不要再请罚。

    “父亲。”

    萧铅华听说儿子回来,立刻跑出房间,见儿子已跪在他父亲跟前。

    依儿,你别跪,他不是你的父亲。

    “儿子不知于大人会看见儿子去王府,是儿子失算,儿子知错。”

    别认错,你从来没有做错。

    “父亲,儿子甘愿受罚,请父亲责罚。”

    萧铅华跪伏到顾秦脚下,抱着她夫君的脚,声泪俱下恳求:“老爷,我求您,别打依儿,别打我的孩子。”

    萧铅华知道她的能力微薄得撼动不了家中任何一人,就连她的儿子也不会配合她的请求。

    “羊邢,把顾依拖到地下牢里,今日先鞭五十,关三日,再杖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