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青春都市>穿越寻侠记 > 第二四七章 北国风光
    不说阴世师在碣石山头望洋兴叹,只说李智云等人此时已经乘船过了榆关。

    榆关是卢龙城东北三十里处的一道关隘,开皇三年皇帝杨坚遣人砌筑,榆关一面依山,三面环水,是卢龙城隋国将士重兵据守的险隘,北拒高句丽、靺鞨等异族于国门之外。

    后世明朝在榆关的位置上又扩建了一次,将其加固加高加长,并更名叫做山海关。

    周罗睺将李智云奉若神人。

    要想让一个人心服口服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最擅长的领域里超越他。周罗睺的武功很强,但是他最为自负的却是他在水上作战的能力。

    然而还有谁能像李智云三人这样在惊涛骇浪中翱翔自如?这种驾驭浪潮的能力别说见所未见,就是听都没听说过,周罗睺唯有自愧不如。

    更何况他是知道李智云这个人的。在他接到皇帝圣旨的时候传旨之人就告诉过他,说皇帝本来是要派来护儿去高句丽打这一仗的,是晋王杨广和杨广的女婿李智云说动了皇帝,才改派他周罗睺统领水师。

    这可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大好机会啊!当时他还想着此战大胜之后见到杨广和李智云好好拜谢一下的,没想到点子竟然如此之背,非但没能立功,而且损兵折将,闹不好被皇帝抄家问斩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见了李智云之后他很是羞愧,又怎么好意思拒绝李智云的“征用”?

    其实李智云对周罗睺很是客气,完全是一副半路上落难请求过路司机搭乘的态度,而且对周罗睺的失败给予了公正客观的评价,一句“天有不测风云”说得周罗睺眼泪哗哗的。

    这就叫做非战之罪!还是人家李智云会做人啊!小小年纪便如此通情达理,更是懂得战争中天时地利对胜负的影响,着实难得。

    李智云没有要求周罗睺送他到更远的地方。这个时候的帆船虽然也能利用调整帆面的办法在逆风中以“之字形”行驶,但是毕竟速度太慢,不说有可能被阴世师追上,只说耽误了周罗睺面君请罪可不得了,所以过了榆关之后李智云就要求战舰靠岸。

    如此巨舰当然无法直接驶到岸边,好在李智云三人仍然可以冲浪上岸,既然他们可以凭借内力轻功逆着海浪冲向深海,当然更能够像后世的冲浪运动员一样顺着海浪回归陆地。

    榆关之外的天气与关内截然不同,关内下的是雨,关外下的却是雪,虽然还没达到隆冬那种鹅毛大雪的程度,地上的积雪也不过寸许厚薄,但是李智云三人的滑雪板已然可以派上用场了。

    这可是真正的用场。李智云制作的滑雪板就是滑雪专用的,用于冲浪只是机缘巧合而已。在他的教导下,羽李二女就又学会了一样娱乐技巧,二女都对李智云开始膜拜了,这么好玩的东西你是怎么想到的?

    在冰天雪地里滑雪行进,那可是太省力了,不仅省力,而且速度超快,在雪野上也还罢了,若是赶上高山速降,那简直是比飞还要快,一路滑出去四五百里,羽李二女越滑越是兴高采烈,甚至忘记了阴世师的阴影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来自渊盖苏文的伏击。

    不过他们也无需担心遭遇渊盖苏文的伏击,三个人身披白色斗篷,眼带水晶眼镜,在雪野或者雪岭上飞驰而过,路上偶尔遇见蹒跚行走在雪中的高句丽斥候理都不用理,这样的速度谁能来得及组织伏击?

    这才是李智云想要的速度,按照他最初的构想,原本就是想用这个方法逃过阴世师的追踪的,只是没想到一时半会儿没能进入雪域罢了,或许这仁寿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晚些。

    一路滑过了葫芦岛和徒河,三人来到了柳城(今锦州朝阳一带)。

    柳城原本也是隋国领地,只不过此时却已被高句丽占据,城外随处可见骑马执弓的高句丽士兵在雪野中狩猎,这个时代里北方的雪野山林中野味极丰,既有飞禽也有走兽。

    野鸡野鸭野鹌鹑在林间此起彼落,更有八珍之一的飞龙在视野里飞进飞出。狍子、獾子、野猪大摇大摆的在雪地里寻找食物,却不知转眼就会变成人类丰盛的晚餐,只有偶尔出没的猛虎老熊才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不是大队兵马轻易不敢猎取它们,否则谁猎谁就很难说。

    除了高句丽士兵之外,当地的百姓也会出来找一些营生,柳城周围河流众多,最常见的是在已经结冰的河面上凿开一个洞,然后在洞中捕捉各种鱼类,尤以一种叫做瞎疙瘩的鱼最是美味,瞎疙瘩又称嘎牙子,后世学名叫做鸭绿江沙塘鳢。

    除此之外,当地百姓还会进入山林采摘一些榛蘑、木耳、猴头菇之类的山珍带回家充实餐桌。

    为了不引人注目,三人决定更换一套当地人普遍穿着的冬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