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青春都市>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三十一章 天蓬元帅不正经
    在这里可以给大家说一个关于日本茶道的小故事,那就是首先,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茶传入日本,也是被他们当做药喝的。

    这不是作者菌杜撰,而是真的,根据荣西和尚写了一本《吃茶养生记》,开头的第一句就是“茶乃养生之仙药”。

    这个故事可以追溯到1214年,南宋嘉定七年,日本的镰仓幕府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喝醉了酒,第二天还打不起精神,日本叫“二日醉”,也就是宿酲(g)。

    于是荣西就给他弄了一碗茶喝,结果立见功效,其他贵族见状,见茶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当即群起而效之,于是饮茶在寺庙之外的上层社会流行开来。

    需要说明,这时他们喝的茶当然还是宋代的“抹茶”,磨成齑粉的绿茶。

    茶就是这个荣西从中国带回来的。

    吴自牧的《梦梁录》记录了南宋1241—1274年的世态风俗:“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所以,荣西到了南宋,天天被喝茶,最后自然又把它带回到了日本。

    荣西从南宋回来,在长崎县北的平户上陆,在那一带布教,也就把带回来的茶籽种在了福冈和佐贺两县交界的背振山,于是后来那里有一种茶的牌子就叫荣西茶。

    茶籽又给了拇尾山高山寺的明惠和尚,这里的高山寺在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日本有一个国宝,叫《鸟兽人物戏画》,可说是日本漫画的滥觞,就收藏在这个庙里。这里种的茶叫拇尾茶。

    进而传播到京都府的宇治市一带,那里成为有名的茶产地,叫宇治茶。

    去宇治旅游,卖茶叶的店铺很多,还有宇治茶拉面、宇治茶冰激凌什么的。

    栂尾所产为“本茶”,其他都叫作“非茶”。

    茶是中国传向日本的,最初是日本统治阶级的玩物,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深入民间。这个过程中,日本人对于茶是尊敬的,甚至是膜拜的。

    因为茶,给了大家极大的精神寄托。

    而中国的茶并没有被提升到所谓精神境界。

    茶始终是放在最后的,比如,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只是个补充,是个媒介,是个纽带。

    此种差别,在茶室的布置,尤其是核心元素——挂画的选择上可见一斑。

    日本人爱读白居易,在他们自诩为世界第一部长篇《源氏物语》就写到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白居易的诗。

    他们应该也知道白居易的那句“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陈寅恪也论证过唐代“风俗贵茶”。

    有文字记载,729年4月,“圣武天皇赐百僧茶”。那时喝的茶大概是唐代的团茶。

    陆羽(733—804)撰写《茶经》,他去世那年(804年),日本又派遣使团来唐,里面有最澄和空海,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遣唐。

    特别是空海,回国之前在越州四个月,学习土木技术和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