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青春都市>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十三章 传统婚礼的习俗
    而给大家说完了古代婚礼,也可以给大大说说现代婚礼,也不是现代,而是近现代吧。

    大家都知道,自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特别是我们国家成立以来,我们传统的婚礼受到西方文化很强烈的冲击,许多传统婚礼的元素日渐消失。

    像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婚礼从形式到内容就明显的接受了西式风俗。

    现在大家一般都是采取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形式。

    也就是新娘一般身穿旗袍或长裙,新郎服有西服、有便服、有满清马褂。

    在民国初期,因为国内没有制作婚纱的厂家,有些政府大吏或大商人、大资本家为了赶时髦,便托人重金从国外购得婚纱备其子女婚礼。

    这种风潮源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基督教婚礼,蒋介石着黑燕尾服,白色衬衣,条纹西裤,银色领带,雪白手套。

    宋美龄穿白色婚纱,拖着银线绣花的白色长沙,令国内无数青年女子仰慕不已。

    此后,婚纱便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了。

    而此前,只有思想进步且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家庭行西式婚礼时才着婚纱。

    到1935年后,民国政府倡导新生活运动,集团婚礼又成为当时的时尚,于是又让婚纱更进一步的深入人心。

    1935年上海社会局策划组织的集团婚礼中新郎穿黑马褂和蓝袍,胸前戴花。

    新娘穿粉色软缎旗袍,头披白色婚纱。

    后来的集团婚礼进一步西化,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白裙白纱。

    民国元年通过的民国服饰制度也是以西服为大礼服和常礼服,中式礼服则为满清马褂。

    现代中国的婚礼结合了中国传统以及受西方影响的元素。

    公民结婚仪式实际上只是到地方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并没有太多的程序,然而喜酒就会举办得非常盛大。

    现代中国婚礼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会拍摄婚纱照。

    在旧式婚姻,男女双方的结合,率多为媒的之言,父母之命。

    上海开埠后,已对此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在约定地点,互看人选。此谓之“相亲”。

    也有男女双方自己结识之后,约定地点,请双方家长来识看一下,也称之为“相亲”。

    双方相看满意后,还要挽请德高望重者来作媒人正式说合,由于此媒人实际并不担任介绍作用,故被称作“现成媒人”,从中亦可见“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证”之旧俗的影响。

    女家表示同意后,男家便要行“小礼”,俗称“裁红”,其中便要送上未来姑爷的生辰八字等。

    再隔一段相当的日子,男家又要行“盘礼”,并宴请亲友,藉此向亲邻告之婚事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