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灵异科幻>象牙塔之下aka物理学家的日常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登堂(四)
    江院士先略翻了翻朱樱的相册,夸了几句:“好可爱的小姑娘……哈哈缺了颗大门牙……成大姑娘了……”接着翻了翻方文昌夫妻俩的一些旅游照片,点评了几句;然后接过方文昌的工作相册,戴上老花镜,认真看了起来。

    方文昌的工作相册是所里给做的,里面放着各个时期国家领导人来所里视察工作时,方文昌给做介绍时照的工作照,还有很多他和国际友人、国内外大科学家的合影,还有一些重要国际合作的纪念照。

    见江继川看得认真,方文昌也凑过去做介绍,相册里有不少江继川和王海峰的熟人,三个人开始高谈阔论,讨论起这些科学家的现状和一些科学界的大事。王海峰性格豪迈,知道不少科学界奇闻逸事,几个人说得兴高采烈,把关山这个小透明给忘在一边。

    朱若梅给大家加水,拿糖果,招呼他们吃糖;又按着方文昌的建议,尝了尝王海峰教授夫人做的五香花生米,表扬了几句,可是她的余光却一直悄悄地观察着关山的一举一动。

    关山明显对朱樱的相册最感兴趣,他拿纸巾擦了擦手,低下头,认认真真地翻过每一张。乍一看,他面色平静,神态沉稳,可是细看上去,他眸光流转,嘴角噙笑,看到什么好笑的,他嘴角上扬的幅度稍大一些。

    他先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看完以后,又从第一页开始细看,翻到一张三四岁的朱樱缺了一颗大门牙的照片,他似乎没想明白,小孩子这么早就开始掉牙吗?他把相册竖起来,左右端详。

    朱若梅借故走到他身边,招呼关山喝水,见他面露犹疑,装作不经意地介绍,“这是我们樱樱四岁时候的照片,她那年让小朋友用飞盘砸掉一颗大门牙,直到七岁才长出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叫她豁牙妹。”

    关山转过头,冲着朱若梅微笑了一下,“这样啊,好可怜。”

    朱若梅拿起茶几上的iad看起了新闻,还时不时和丈夫说上几句闲话,可依旧用余光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关山。他伸出手指微微触碰那张照片,大概在朱樱小脸蛋的位置,眉宇间掩饰不住的怜惜和柔情让朱若梅笃定:肯定就是这小子!

    方文昌他们几个翻完相册,朱若梅又招呼大家吃水果,关山没好意思继续看朱樱的相册,便拿过方文昌的工作相册看了起来。

    朱若梅坐下和江继川聊天,“程老师养了十几只猫,那春节也就只能在家里待着,哪儿都不能去了。不过你们辈分那么高,现在也该是别人给你们拜年了,不用再回老家过年了。我记得您是浙江人?”

    “对,我们两个都是浙江金华的,两边的四个老人都走了,我们也就不回去了。老家还有几个侄子,也都五十多了,一般隔一两年去庐城看我们一次。”

    “也是,我也几年没回牡丹江过年了。爹妈不在了,也就没有了念想。”王海峰感慨:“父母在,年纪再大,也还是孩子,可以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父母没了,就没家可回啰!”

    “小关老师,你是哪里人?大过年的,来燕京开会,爱人孩子没意见?”朱若梅终于不动声色地转到了正题上。

    “啊!我还没有成家。”关山的耳朵又开始发烧,忙不迭地澄清事实、交代情况,“我家在新安省桐城县,父母都是农民,我上面还有个姐姐,我爷爷奶奶都还健在,所以春节回老家,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过的。”

    “是吗?那你普通话讲得挺标准的,没有南方口音。我也是新安省人,不过我爸妈都不在了,所以也不回家过年了。”朱若梅继续不动声色地套话:“说起来,咱们那边,春节吃得比北方好多了,鸡鸭鱼肉,各种好菜,不像北方人,不是饺子就是面条。现在农村的条件,包括各种基础建设和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对吧?”

    “是的是的。国家有个村村通工程,现在我们那边农村的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光纤网络都通了,村子里都是水泥路面。我们家沿江,公路和水路交通都挺方便的,所以现在农村的条件也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

    “我听张博说,你家住的是几百平米的独栋别墅?”江老师也跟着凑趣。

    “哎,那哪是什么别墅啊!农村房子不值钱,在自己家的宅基地盖房子,花不了多少钱。”

    “我的学生张博是小关的姐夫,前几年留校做了讲师,就是去年去做博士后的那个,你见过。他姐姐也博士毕业,大学老师。”江继川冲着方文昌解释,接着又问关山:“你姐是学外语的,我没记错吧?”

    “是,她是学外语的,在庐城文理学院外语系当讲师。”关山补充。

    “你父母是农民,两个孩子都博士毕业,当了大学老师,你们家很不简单啊!”王主编饶有兴趣地打听:“你父母的教育,那是相当成功啊!可以出本书了。”

    “我,其实我父母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出门打工了,一年只能家里呆上十几天,我和姐姐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那你就是留守儿童了?那就更不容易了!”方文昌也好奇地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