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灵异科幻>为官 > 第44章第四十三章起落只在唏嘘间
    不过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毕竟太远了点,对苏联忐忑前途的担忧议论很快就被另外一件事所代替,而这件事对省党校的工作人员们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

    之前在六月份时由中宣部下发的那份关于加强党员党性原则的文件,却是又有了个下文。

    由于现在国内国际上形势的变化,随着苏联发生的巨大动荡,中央更加重视关于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问题,而且和之前那份文件结合起来看,稍有心思的人就隐约从其中嗅出了一丝不一般的味道。

    果然,刚刚进入九月份,就传出了省委宣传部领导要来省党校视察的消息,虽然宣传部领导到省委党校视察这在以前倒也是经常的事,不过因为这次是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曲向山上任后第一次莅临视察,所以全校上下都显得异常重视。

    杜言之前写的那篇关于苏联政治改革利弊分析文章的下半部分已经公开发表,剔除了其中一些过于敏感的论点,这篇同样用圭言作为笔名的文章刚一见报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不过这些争议更多的不是对文章内容,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了文章分析的很到位也很准确,人们争议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真的早有预见还是在放马后炮。

    这甚至引来了某份和新华参考分量不相上下的国内权威政论媒体的驳斥,在肯定文章内容的同时,也暗指该作者是在闻风而动,取巧钻营,甚而借题发挥,直指如今党内有一股为了曲迎上意不讲原则,不讲立场的不正之风。

    可随后新华参考就再次刊登了整篇文章的全部,并且加上了编者按,虽然不知道这上下两部分的文章是不是由一个人缩写,可从那文风笔意上,人们却是已经肯定了个**不离十。

    一时间河西省委党校里也是议论纷纷,虽然最终也没有确定之前杜言写的那篇文章和后面这个连续在新华内参上发表文章的,是不是都属于同一个人,不过只从这两篇文章遥相呼应,承前启后的立意上,人们就已经猜到,杜言显然和这个人是有很大关系的。

    一个能连续在新华内参上刊登文章的人,有着什么样的背景,这个人和杜言又是什么关系,却又是引起更大的猜疑。

    杜言却并不为这些纷纷扰扰的事情所动,他这段时间除了份内的工作,几乎就是一头扎在了学校图书馆里,翻阅资料,查找索引,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也抓紧时间学习和揣摩在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当中,自己又该如何表现得既恰到好处,却又不显得越俎代庖。

    快要进入十月,省委党校迎来了最近一批的青年基层干部培训班,这个系列的培训班是在前年的那场风波之后由中组部和中央党校共同下文安排建立的。

    宗旨就是要在广大最基层的党员干部中为将来可能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及早提供一个学习和深入理解党的理论和党的执政方针的机会。

    虽然参加这种培训班的年轻干部其中绝大多数可能一生都没有那种机会,可是能参加这个培训班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他们在现有岗位上所拥有的背景,地位,更何况这一期培训班恰好是在如今这么个时候,这就更说明这些年轻干部,应该是都有着不简单的来历了。

    因为这期培训班的人数较多,杜言也不得不被拉壮丁似的帮着学校政务处的工作人员干些登记,安置,解答问题的活儿。

    杜言坐在桌子前等着,秋后的中午那种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让他觉得身上有些发懒,忽然一个身影挡在他面前,随着一个很大的书包“呯”的放在桌子上,杜言不由一惊,他抬起头,看到了一张很不愿意见到的脸。

    张涛,现在的太华市党群副书记张文亮的儿子,那个因为追求苏倩和杜言起过冲突的官二代。

    “报名。”张涛站在桌子前,用一种挑衅的眼神看着杜言,自从他老子当上了太华党群副书记之后,张涛的日子就过的更滋润了,而他对苏倩的进攻也变得更加猛烈。

    张涛不相信女人会不喜欢和羡慕自己这个正经八板的太华市的衙内,虽然苏倩工作的地方在平陵,可张涛隔三差五的就从市里开车过去,车是他工作单位的市财政局的,不过现在已经和他自己的差不多,反正市财政局是肥水衙门,谁也不会为辆车去得罪市委三把手的公子。

    不过让张涛恼火的是,苏倩对他始终是不理不睬的,甚至苏倩的妈有几次出头为张涛说话,都被苏倩冷着脸顶了回去,

    特别有一次他在去苏倩家的时候,莫名其妙的碰上了个小丫头,在听说了他是谁之后,那个小丫头就变得勃然大怒,差点对他大打出手,事后张涛才知道,那个看起来长相很俊俏的丫头,却是杜言的妹妹。

    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吸引人,张涛也不知道自己对苏倩究竟是真喜欢还是纯粹已经变成了赌气,这就让他对杜言更恨之入骨。

    早在杜言倒霉的时候,张涛是第一个给苏倩通风报信的,那时候原本已经好事可成的张涛却没想到碰了钉子,至于后来,虽然听说杜言似乎从那件案子里摆脱了出来,可一直没有安排正式的工作单位,这让张涛认为杜言应该是完了。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在省党校里见到了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