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历史穿越>玩唐 > 第六十章 势在必得
    武则天可不会管高昌百姓生活得好不好,她听了后十分高兴,吩咐李显务必请手下农夫慎重看管好这些棉花。等到收获后,看一下亩产,以及到底有多少效益。

    其实算法都不对,李显的庄子是良田,还有他是肥料只管堆,差一点将棉花堆得长疯了。如果不是打枝打得及时,有可能会出大问题。还有就是有棉产品出来,也是按长安的物价计算的。这是截

    但造成一今后果,棉花普及起来比王画想的还要快。

    到了六月末,一些早熟的棉花终于耐不住,欣欣然地将果壳撑开,露出雪白的棉絮。这一下子更轰动整个长安了。武则天再次带着大臣。来到田间察看,然后看着农庄里的仆役们,将棉花采摘下来,还有一些晒好的。于是兴致勃勃地看他们脱籽,然后仿纱织布。一条棉布出来后,命大臣们赋诗。

    让李显出尽了风头。

    然而果如王画所想,得到一些大约的产量与种植要求后,许多家族开始新的一轮抢地风波,特别是西域的地方,哪里到处都是荒地,现在却成了宝贝。还有这个采摘十分麻烦。又有农夫,从哪里来。

    风云,终于从长安开始,扩散到各地。至于李显这块田里的种子。更成了抢手货。弄不清楚啊。不敢用西域或者岭南的种子。李显虽然是中庸,可身后还有一个强势人物。这个势能不借么?

    只有到这时候,李显才明白王画说了一句,我帮你,可就帮了这个。棉花。那个什么航海,到现在还没有音讯。可现存才看到,就是这棉花,对他产生多大的帮助!

    很感谢,可不好当面酬谢,于是在听说自己女儿经常与王画“鬼混”在一起,让李裹儿带了许多珍贵的首饰,赏给王家。结果王画只留了一部分,送了三凤与大凤,还有母亲,其余的转赠给了李裹儿。

    那天李囊儿十分开心,让王画想怎么骑就怎么骑了几回。

    但王画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两样工艺品上。他是要势在必得,不但事关国体,还有四凤的消息。如果默啜真能提供一些消息,他多少从这消息里判断四凤可能的下落,以及这个想要对付他的仇家是何人。

    王画势在必得,可这回默啜同样也势在必得。

    一些消息传了过来。首先就是太原的,快马下旨,各大家族十分配合,将家族作坊里最好制作航航的技师全部送往长安,但因为路途的原因,这些人还在半路上。

    可另一个不好的消息传过来。在这些家族的配合下,终于发现了几条突厥人刚刚生产的乾航,已经流传到了太原,只是数量很少。也让快马带到长安。武则天与群臣好奇地观看。

    突展人生产种多毛制品种,包括牦航,还有毡棚。许多帐蓬就是用毛制品做的,不然那一天王画用了夜攻加火烧,也没有那么大效果了。但能出现在太原,说明工艺十分精良。不然也没有商人打那么远往太原带,犯傻不成?

    果然这几条牦航制工十分精良华美,上面还穿着一些金银细线,图案更是绚丽多彩。

    这是外行人在看,王画却一眼就看到了问题所在。这几条耗镶,是在仿突厥风格,可本身带着浓浓的汉族与大食风格在里面。汉族风格好理解。

    消息已经带回来了。

    其实唐朝这种包融的社会性质。对商业发展十分有利的。但有一条陋习,看不起商人,也轻视了商人的地位存在。这是从汉朝开始的,汉朝用人制是举贤制,以孝廉为准则,从下往上推拨人才。一听某地有一个六十多岁老者,还每天晚上跪在地上,服侍八十岁的老母洗脚。好,你品德够了,去做县令吧。这种制度本身用意是好的,但何谓孝,何为廉?就象同一件事,司马光与司马迁书写,性质截然不同。最后只好凭借威望,什么样的人最有威望,官宦弟子。于是四世三公,层出不穷。最后士族无敌。

    商人也有威望啊,可商人最终目标是赚钱,就算孝符合了,廉不符合。做人嘛,得象王戎那样,晚上搂着钱睡觉。白天绝对不能谈钱,得称阿堵物,因为钱污了口。

    商人地位一落千丈。因此唐朝那么好条件。弃业还不是宋朝的对手。宋朝那办是被逼的。结果这一逼。逼成了历史上最富的王朝,就因为对商业的慎重。

    太原作为唐初最大的三大都市之一,商业气氛同样浓厚。但太原不象长安,那是隋烁帝建的,往死里建,越大越好。

    因此面积要小许多,连郊区也住了许多百姓。这样的情况洛阳也有。

    有的作坊主为了压缩成本,有的还为了逃避税务,将作坊迁于郊外。形成一个个地下作坊。还有的百姓一户或者几户联手,制作一些东西。放在坊市上出售,或者直接卖给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