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历史穿越>玩唐 > 第五十六章基础
    王画依然没有让他们参加劳动,而是经过一天培。不过也算是一个工,还提供伙食,结果后来有的百姓偷懒,刻意数次参加这个培领工,王画听到这个消息后哭笑不得,不得不下令每一个人只能参加培一次。

    这是传授套种养殖知识。

    为了让百姓留下更深的印象,王画让朱全用海沙做了几个模型,然后找几个识字的人,按照王画写的小册子上说的开讲。讲猪与禽类与水稻、荔、鱼还有果树、麻、桑、甘蔗,多种套养。

    虽然不难,但现在还真没有多少百姓意识到这个问题。即使有百姓这样做,也只是凭借直觉去做的。

    这不是为王画带来财富,甚至会贴补耸多经济,但这是钦州发展的基础。只有钦州所有百姓富裕了。才会使四面八方的百姓涌来。否则就是现在钦州的一万来人,还让周仁轨杀了一千多人,修道路都困难,更谈不上开创一个城市。

    一天培完了,再通知两个消息,第一是今年元旦整个钦州将选出养禽业、养猪业、种粮、种水果、种甘蔗五个冠军户,每户奖励一百得钱,怕百姓弄不清价值,王画让人又说了,或者两百五十石粮食。这是刺激百姓劳动积极性的。

    第二是今年除了向朝廷交纳的土贡金、银、翠羽、高良姜,钦州百姓税务全部免去。就是征也不过几千维钱,对王画要做的事于事无补,不如将这个税务免去,让他们安心生活。

    听到这两个消息,欢声雷动。

    这才将他们带到钦州湾两个尖角,修建盐田。这不是一个小工程,必须将所有滩涂平整,筑上田坝。不过好在人多,反正王画要求也不高,拿着工具,早上太阳出来了劳动,晚上太阳还没有下山,就宣布休息了。几乎连一个监督的人都没有。而且一天三餐里还时不时夹杂着荤腥。如果不放心,随时发一个牌子,一家做了多少工,上船去领去自己需要的东西去。弄得百姓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结果到最后,整个,钦州的百姓都涌了过来,有的妇女还背着孩子在劳动。

    近万人劳动的结果,很快一片片盐田整理出来。

    王家的长老还莫明其妙,因为现在还没有这种晒盐方式取盐,历史上有的说是晚唐以后,有的说宋朝,有的说明朝,出现的时间无法考证,但王画现在没有听过谁有这种方式取盐。于是他询问王画。

    王画答道:“取盐。”这个长老听了脸上一喜,然后脸色又灰暗下去。沾到一个盐字,无疑代表着无数金钱,但盐业属于国家管理的,除非走私。可以王画的德性,他是不可能让自己家族走私的。

    王画知道他的想法,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伯父,这个钱,咱们不能要,会烫手的。但有了盐业,会有多少工人,还有商人前来采购,就需要定居的地方。不然就是建了新城,那个来购买房屋,这才是我们取钱的正道。”

    “可靠一个。盐恐怕还形成不了气候。”这个长老有些担心,来了好几天了,风景也不错,现在又不怎么炎热,连传说中的瘴气都没有看见。

    王画听到后笑笑不语,不是没有看到瘴气,钦州属于海边,想找瘁气当然找不到了,再往内陆走一段距离试试看?虽然瘴气没有前世玄幻小说中说的可惧,但因为里面夹杂着许多有毒的**气体,有的瘴气毒气含量严重,人遇上了还会九死一生的。只有人口多了,**物少了,漳气也就自动消失了。

    而且钦州也没有这个小长老想像的落后,不过人太少了。若大的钦州,五个县,只有一万来人,也许太原边上随便拿出一个小集镇,都比整个钦州的人口多,更不要说苏常等江南各州。

    因此对于王画说建城,一直很怀疑。

    王画再次一笑说:“如果靠一个盐业,那是不行的,而且盐工也在海边,不可能白天到盐场,晚上到城里面来居住。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说到这里,他自信满满。

    晒盐,也不是王家这个长者所想的那样,现在晒盐还是很笨拙的,一块很大的盐田,取不了多少卤水,再将卤水引入结晶池,慢慢让太阳蒸发与风力吹拂,结出结晶体。这就是粗盐,严格来说还有后继的工作,可惜王画不会了,但现在也没有那个百姓讲究。

    只能说比煮盐效率高,但同样需要大量工人,占地还极广。如果王画不是挂着官府的名义,而以私人,光是购买这若大的地方与平整出来,就要不少钱。虽然是滩涂,如果是普通商人,不伸手是滩涂,一伸手官府就将它当作宝贝了。

    王画取它的目标是拉动工商业,提高百姓就业率,让他们从农民向工人转换,同时也为钦州带来税务与财富。当然大头还会让朝廷得去。

    同时另一项工程同时在开展。那就是人工孵化,后来民间的炮房。本来在海上就许多天了,虽然这些蛋是从泉州与广州购买的,到了这里,天气还不算太热,也有极少数蛋开始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