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竞技网游>大宋好官人 > 第三百零六章:达成共识
    张正书一愣,说道:“这关投名状啥事?”

    “小官人是真不知晓啊?”王庆也佩服了张正书的“不学无术”,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但凡是禁军将领,其家眷都要留在汴京。皇城司虽不受三衙辖制,但亦是要如此。”

    张正书明白了,所谓的投名状就是家眷。不得不说,这一招其实挺狠的。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很重,但家庭观念更重。但凡要叛逃,总不能让家人也陷入囫囵吧?当然,像叛逃西夏的张元,他是孤家寡人,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那看来王公事有家眷在汴京之中?”张正书若有所思地说道,“那确实挺难办的……”

    “若是容易,何须小官人?”王庆苦笑道。

    张正书突然笑了笑,说道:“不就是家眷嘛,也不算是顶天的难事。到时候手上有了一支暗探,掩护她们撤离汴京也是寻常了。再不济,藏起来总可以吧?等风声过了,再易容分批出城……”说实话,这时候汴梁城的城防形同虚设,哪怕有守城的士卒,估计也认不出易容了的人吧?

    王庆叹了口气,然后才说道:“小官人,你是不知晓皇城司的手段……”

    “你帮着训练之后就明白了啊?”张正书嘿嘿一笑道,“兵法上都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皇城司出身的,才最容易对付皇城司,不是吗?”

    王庆神色复杂地看着张正书,突然问道:“为何小官人你有这般信心?”

    “天生的……”

    张正书这句话,直接噎住了王庆。

    “……”

    一阵无语之后,王庆才苦笑道:“无知者无畏啊!”

    张正书却根本不当一回事,别说宋朝了,就算是在后世满街都是监控摄像的情况下,还不是有一大堆疑案破解不了吗?像宋朝这种“皇权不下乡”的年代,就是逃离汴梁城难一点而已,谋划得好一点,退路是可以找到的。只要出了汴梁城,改头换面,隐姓埋名就行了。

    实在不行,天大地大,海外这么多地方,还怕没地方落脚吗?

    就连张正书都要开始谋划退路了,他弄的这个工厂模式,简直就是小农经济的掘墓人,要是顽固派醒悟过来,他这个“罪魁祸首”怕是第一时间就要被清算的。顽固派的力量有多厉害,张正书深有体会。历史上的每次变革,都有这个阻力。

    要想让中国跳出历史更迭的怪圈,工业革命势在必行。

    只是这一次会闹得很大,阻力堪比商鞅变法。连商鞅都被车裂了,张正书可不认为自己比商鞅还流弊。

    未料胜,先料败,才能永远保存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既然要建立一条稳定的退路,那么用王庆一家大小来做实验好像也说得过去,就是有点不厚道罢了。

    “反正你到了那时候也没选择了,你不相信我相信谁?”张正书倒也诚实,把实情给说了出来。“按照我的理解呢,你这个皇城司的头目,是留也死,不留也死。退下来,或许还能博得一线生机。但是呢,留下来的,你的儿子或许还能蒙荫一番……”

    “蒙荫也不过做一个武官,这有何用?”

    王庆淡淡地说道,“还不如改名换姓,让儿孙去考取功名,这才是康庄大道。”

    张正书叹了口气,连身在军中的人都念想着文官的好处,这个大宋看起来是真的没救了。一群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货,军队再多,武器再锋利,也无法打赢一场战争的。这是制度的错,不是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