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盈怔了怔,然后看了看拿错书的卫琥他当然不是舍不得这一本书,因为怕《七国演义》在没有印刷之前成为孤本,一个不小心就散失了,将来成为一大遗憾,许盈除了草稿、成稿外,还有经过学生们校阅过的‘精校本’,最后还会让身边识字能写的奴仆抄录几份。一份送到印书坊珍藏,留待以后印刷,一份送到豫章去秘藏,如果别处的因为战乱毁掉,那里还能有个底稿,其他的则是许盈和几个学生分别收藏了。

    现在卫琥拿出的只是抄本之一而已,而且只有第一册。

    问题是,这本书出来之后,许盈就得解释这本书哪里来的。最终他只能笑着摇了摇头:“这是一位已经隐居山园,不问世事的前辈所作前辈平素爱,又感此时难有佳品,于是自己动笔作书。遥寄于我,本是想让随园印书坊刊印出来,也好过白纸黑字、腐朽于书箧。”

    既然已经被大家知道了,只好提前搬出以前就想好的说法。许盈自己也觉得忒有意思了,不是自己的一些诗作,他得用自己的名字去发表,相反明明是自己的作品,却得假托他人了。

    对于许盈这个说法,大家这个时候还没有太多怀疑。随园印书坊如今常常接外单为一些大家印书,人家寄来作品请许盈帮忙印刷也是正常操作。

    不过不久之后大家发现清点各自朋友圈,甚至长辈的朋友圈,都找不出一个可以写出《七国演义》这样的人后,大家就有点儿怀疑——别觉得这很稀罕,古代不是现代,能读书识字的人是有数的,具体到其中眼界足够大、文学水平足够高,能够写出很厉害作品的,那就更是没几个了!

    所以像《金瓶梅》这样的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他的作者虽然披了一个‘兰陵笑笑生’的马甲,后人也能列出一个作者候选名单。而候选名单上的名字,对于熟悉明代历史的人来说,都算不上陌生。

    只能说,民间或许有能人,但大多数干出大事的人往前追溯,往往会让人发现,人家才不是什么小透明!

    具体到如今的士人圈子,只会更加狭窄!一方面世家大族几乎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兵荒马乱的,更难以推动文教。这种情况下,读书人群体其实是在萎缩的!任何一个出色的读书人,哪怕是隐居深山,另一个读书人也能通过自己的亲友网络联系上!

    然而,大家搜罗了一圈,却谁都不知道《七国演义》背后是谁,这岂不是很奇怪?既然原作者打算让许盈帮忙印刷出版这书,那就不该是介意让人知道的,但大家有谁听说过哪个亲友透露过自己打算写一本《七国演义》这样的吗

    <ter>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ter>?

    没有!一个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就有人怀疑《七国演义》其实是许盈所作,只不过假托他人而已。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读过《七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一部基于史实,同时又有很多文学加工的!对于一般人,写出这样的作品不算什么,类似《神仙传》这样的作品如今还不是很流行》其作者在此时也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历史上写了《神仙传》的葛洪就是有名的医生、道士,与其交游的也多有名士。

    但是许盈作《七国演义》就有些问题了,许盈本来就被一些人认为是太年轻、太出风头了,现在有了《七国演义》更容易被人认为是玩物丧志、耽于游艺、罔顾史实——虽然大家都知道本来就不是史实,可话说回来,家自从诞生起,就一直因为其戏说之风被人诟病。

    这就像是后世的爆米花大片,大家都喜欢看,但不妨碍评论者们打低分。

    许盈不署名是对的,他也不差一部《七国演义》挣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