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青春都市>我的爱情在奔跑 > 57,文本小组(四)
    57,文本小组四

    徐凤琴在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也给我普及了一些关于生态方面的基本知识。

    徐凤琴说,“从表面上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环境的问题,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无序的发展,掠夺性的开发和掠夺性的生产已经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环境问题,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曲折的发展道路,特别是一些以资源为代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我们来讲是发展的问题,发展道路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了,怎么样实现持续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这个地球来说,生存的问题已经很尖锐了。”

    这一段时间新闻上充斥着关于气候变化应对,全世界在焕发大会上的博弈,西方社会在掠夺性开发以后,反过来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用环境问题建立绿色壁垒,这既是一种政治上的博弈,也是一种发展道路上的抉择,对这些问题虽然听了一些新闻,但是了解的程度并不深。

    我好奇的问徐凤琴,“徐老师,环境的问题提高到全世界的生存问题,地球的生存问题是不是有点过高了呢?”

    徐凤琴严肃的对我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来讲就是要解决发展道路的问题,而对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的生存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这个原则,又要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世界健康的发展是我们维护世界和平的大目标,既要打破西方世界,拿环境问题做文章,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又要正视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变暖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让气候产生的变化,最近这些年厄尔尼诺现象,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经对我们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解释,一些世界上的有识之士很关注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互联网的建设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化的发展也让这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信息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是人们不能够预料的,将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未知的,这种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产生的二氧化碳对世界变暖起到了空前的促进作用,全世界人口已经接近70个亿,地球上从来没有生长过这么多人,而我们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可以说对于我们的考验和对全人类的考验都是一样,我们之所以积极的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因为意识到了我们人类的生存问题。”

    徐凤琴说的确实是很严重了,全人类生存,地球的生存,地球村的生存,全球化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历史的趋势,而因为大发展牺牲我们这个地球村的整体代价,那实在是太惨重了,我对徐凤琴说,“西方世界已经快速发展了二三百年了,我们才刚发展了六七十年,工业化给他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好处,面对着世界生存的问题,难道他们还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吗?”

    徐凤琴对我的问题确实感觉到很难回答,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世界的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现代的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西方世界现在已经病了,不是他们的社会病了,而是西方世界他们的思想病了,他们想越来越富,而想拥有全世界,以他们的价值观看待一切都不顺眼,只要是对他们赚取高额的利润有阻碍,一切问题都成了他们利用的手段,天天他们在统治世界,旧的世界秩序是他们提出来的,对他们最有利,现在他们又要妄图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新的规则,让全世界都围着他们的指挥棒去转,要攫取发展中最大的利益,这是西方世界的梦想,面对着巨额的利益,那些西方世界的金融寡头们就采取政治博弈的办法,把科学的问题政治化,把发展的问题政治化,把环境的问题政治化,凡是对他们不利的事情,他们对世界再有利,他们都会反对,应对全球化的问题,是有些科学家提出来的,民粹主义高涨的西方社会也想利用这个问题给他们造成新的关税壁垒,贸易壁垒,企图在这次应对全球变化,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攫取他们更大的利益,所以他们采取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徐凤琴接着说,“有一个西方的社会学家,是日本籍的美国人叫做弗朗西斯,福山,这是一个资本主义代言人,他把现在的美国社会说成是世界顶级发展的模式了,而且预言社会主义将终极了,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响亮的抽了他的一个耳光,是让他这个历史终结论者破产了,不但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取得的建设成就越来越辉煌,他所描绘的最美好的西方社会,现在是越来民粹主义越高了,西方的民主出了很大的问题,民粹主义盛行,贫富的两极分化让,人主义的社会完全病倒了,这种预言的破产也预示着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意识形态的斗争尖锐化了,资本主义帝国的衰落,资本主义的腐朽越来越表面化了,但是他们为了粉饰太平,篡改历史就成了他们要做的一件大事儿,第2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场的统一战线,资本主义阵营的西方社会要把握主导权,他们不惜抹杀苏联在反法西斯战场的地位,也对我们在东方战场的作用,提出了质疑,所以我们才要隆重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徐凤琴介绍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气候问题中也有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有很多是自然环境问题,你比如说水污染的问题,荒漠化扩展的问题,垃圾处理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全世界都在面临着挑战,我们采取的办法是科学的应对,宏观的应对,打一场人民战争,他们应对的办法是有没有利益能不能够对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而服务,他们几百年以来,通过侵略,像强盗一样掠夺世界的财富,而现在他们又要通过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来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实质,他们就是要让他们的意识形态占领全世界,这种用科学问题自然问题作掩护,推广他们的意识形态的事情,已经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了,我们不但要科学的应对那些自然的问题,环境的问题,还要防止他们设下的陷阱,让人类社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听到徐凤琴讲到重大的世界背景,我终于明白这次隆重的纪念活动的重大的历史意义了,也感觉到我们承担的任务实在是太重要了,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让全世界都听到,都看到什么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什么才是人类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是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徐凤琴对我说,“我们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困难,还有许多坎坷,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在老少边穷地区,还有很多人挣扎在生存线上,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现在我们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就是要让几千万人脱贫致富,摘掉贫穷的帽子,脱贫攻坚战已经开始拉响号角了,今后几年我们每年要脱贫1000万,到2020年要让7000人脱贫致富,这是人类世界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我还带了一个资料片,就是脱贫攻坚战的资料片,你再看一看体会一下我们所处的历史的起点,对我们完成下一步工作是很有好处的。”

    脱贫攻坚的资料片时间也在20分钟左右,对我们面临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对我们采取的措施和重点工程方针政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几个典型的脱贫攻坚的势力,让我感触尤深,人民共和国走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挣扎在贫困线上,也说明我们的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我们是人民共和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的民族还有那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的人民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只有在我们这个社会,只有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这些才能够成为现实,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我们的执政理念,为人民谋幸福一直是我们的工作宗旨,现在面临着全国人民奔小康,几千万人口的脱贫问题成了最艰难的问题,实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已经刻不容缓了。

    徐凤琴介绍说,“其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脱贫致富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各种脱贫的方法,脱贫的措施,都一直在实施当中,随着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已经完成了几亿人的脱贫问题,这在全人类都应该说是一个辉煌而伟大的工程,剩下的脱贫问题更是难上加难了,可以说是我们最后路程上的一块骨头,要把它啃下来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举全国之力,结合全体人民的智慧,创造世界的辉煌。在这么短时间内要让几千万人脱贫,任务虽然艰巨,但是这是不容置疑的,这也是我们人民政府,人民共和国,不可推卸的使命。”

    徐凤琴接着说,“虽然这些贫困好多都是自然条件造成的,但是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走到现在,国家强大了,祖国繁荣了,我们的人民就应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应该享受祖国发展的成果,这也是和西方世界的一次重大的博弈,在我们这个社会,要让人民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那就不能够让那部分困难的群众再困难了,要让他们甩掉贫穷的帽子,上致富之路。”

    资料片里对几个典型的脱贫事例,远的山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是那些扶贫干部们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采取精准脱贫的办法,让当地人民很快的走上致富之路,那种大公无私全身心的投入,真的让人动容,也是我们全国的意志,也是全体人民的意志,几千万人的生活,那是一个多么宏大的工程啊,如果没有我们新时代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没有一个一心为人民着想的政府,这么宏大的工程是难以想象的。

    看了几个小时的资料片,也相互讨论的这么深刻,徐凤琴最后对我笑着说,“小江,我准备的资料篇差不多都在这儿了,我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准备,希望这些资料片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帮助,对你也有所启发。下一步的工作我完全配合你,这项纪念活动实在是太有意义了,对于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我们民族的信心,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对徐凤琴深情的说,“徐老师,您带来的这些资料片实在是太好了,今天上午你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动员课,对这项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理解更深刻了,对我们下一步工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我们下来的工作,合作愉快。”

    文案小组和我见面的第3个人,民族学院的博士小青。

    陆小青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学者,主要是从事民族舞的研究。

    陆小青出生在春城昆明的舞蹈世家,母亲是云南歌舞团傣族舞蹈家,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傣族舞蹈。云南的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陆小青的母亲陆江,曾经是大理著名的民间舞蹈家,以跳孔雀舞著名,后来又被送到民族学院学习民族舞的理论,除了傣族的舞蹈以外,对全国各地的民族舞蹈都有研究,回到云南以后,就被吸收到了云南民族歌舞团,作为国家特级演员,孔雀舞一直都是他的保留节目。

    从小就受到母亲熏陶的陆小青,从儿童时期就跟随母亲学习舞蹈,十几岁就跟着母亲上台表演,除了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外,陆小青也对民族舞蹈特别的热衷,丰富的舞台经验,成了他学习舞蹈的基础,经过刻苦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京民族学院,成了国内最年轻的民族舞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被挖掘各民族的舞蹈,走遍了大江南北,对,56个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终于完成了一本系统研究民族舞蹈艺术的著作,少数民族舞蹈大全。

    这一次作为舞蹈编导组的成员,是文案小组年轻的专家。

    我仍然在图书馆阅览室接待了陆小青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