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仙侠修真>超级高科技霸主 > 第四十四章 军情紧急
    “李先生,这件事情已经闹大了,我已经得到线报,洋人已探知我们的人马和黄堂主、铁武兄弟等人躲到了你的地盘,我们还需早做准备为好。”酒过三巡,马朝云已经微醉,但头脑还清醒,和李天成谈起了正事。

    “马兄言之有理,我已经开始着手了,我在大清经营已接近五年之久,产业扩展已达千家以上,黄浦江沿岸均有涉及,日后还要遍布全国。”李天成脸上泛着几丝红潮,郑重其事地回应道。

    “之所以我要在黄浦江流域一带布局,是因为工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需要水源。”

    这个年代公路运输十分落后,全国都没有几条像样的道路,铁路才刚刚起步,运输能力更是低下,所以水运成了主要的工业产品运输方式,控制了黄浦江流域,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发展水运。

    “对,我们的实力经过几年的积累,已经到了可以亮剑的时候了,不必要再继续依附在清政府那帮贪官污吏手下,是时候跟他们摊牌了。”谭建业接着发言道。

    “其实朝中前两年早就有大臣上奏本,对我的产业扩展提出了警惕之心,有人曾经建议以后我开工厂必须与政府合作,要交出一部分股份给政府控制,但清政府考虑到这几年我以及和我合作的工厂上缴了大量税收,去年上缴的税费已超过两百万两白银之多,占大清每年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强,以后还会逐年增加,当然这还不包括有些人偷税漏税的数额,我们对充实大清国库做出了巨大贡献,要是把我打压下去,不利于大清国科技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他们知道我是不会将高科技白白交给他们的,怕把我逼急了,我会将产业转移到国外,将高科技带到国外去。”

    李天成分析了一下清政府对自己一直以来的态度,是又爱又提防,至于他们有没有想过要灭掉或是打压自己,之前还不好判断。

    经过几年的发展,李天成和与他合作的工厂总产值突破五千万两白银,靠着产品的技术优势,每年的产能扩大迅速,比后世的经济特区还要快得多,不断有国内的资金涌入自己的工业区,利润更是每年以超过百分之几十的高速增长,利润率也大大高于世界工业平均水平,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有些工厂的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因为他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十分紧俏,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去年全部工业区工业总利润已接近了一千万两白银,其中李天成占有六百万两左右,其余的都归合作伙伴所有,李天成每次都是拿出技术出来卖给别人,所以只要与他合作办厂的人,必须至少交出一半的股份出来,利润自然就有一半流入了李天成口袋,而他其实一分钱的资金都没有掏出了。

    李东去年拿出了两百万两用于队伍建设,其余都投入了扩大生产之中,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资金也源源不断,工业生产发展神速,欣欣向荣,不久的将来,便将会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本来我打算再隐忍一段时间,这次出了租界这件事情,必须要提前亮牌了,虽然我没有壮大到可以与清政府和洋人分庭抗礼的地步,但我手上的底牌也不少,大家不必过于担忧,我很快就会展开布局,各地都会联动起来。”

    “我想现在开始正式组建一支军队,任命各位做军队中的将领,不知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李天成喝了一口解酒的浓茶,随后继续说道。

    “我赞同,此时时机正合适,事不宜迟!”谭建业立即表示支持。

    “李先生就尽管吩咐吧,我们全听侯您的差遣!”

    “对,反正得罪了狗洋人,清政府那帮哈巴狗也不会放过我们。”

    众人纷纷表示了支持。

    “那好,我提议军队暂时以李家军命名,现在时间紧急,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商议此事,日后再改一个合适的名字,大家意下如何?”李天成继续说道。

    “好,就叫李家军,打着李先生的旗号好办事,如今各地的百姓将李先生敬若神灵,李先生维护百姓利益,帮助贫困农民发家致富,仗义疏财,早已深入民心,以李家军为旗号,可以号令天下百姓,聚拢到我们的旗帜下。”马朝云立即表示赞同。

    “就以李家军的名义,号召天下义士,投靠到我们帐下。”

    “那就这样定了。”随后李天成见无人提出异议,就敲定下来。

    “现在我以李家军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宣布,任命马朝云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服从我和严立三总参谋长的领导,由陈俊生(振华军事政治班毕业的学生)担任军委书记员,上海地区的士兵和原新军营的五百人马合在一处,组成上海兵团,为师级军事组织,共一万人,下辖两个旅,四个团,十个营,每营一千人,其中每个旅配备一个炮兵营,每个步兵团都配备一个炮兵连,由马朝云担任师长,路羽铮任一旅旅长,原上海民团团长胡俊毅任二旅旅长,……,黄河山任一旅一团一营营长,张铁武任一旅二团一营营长......。另外成立一个后勤部,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由后勤部负责组织,主要负责军械、油料等物质管理分配,兵工厂管理等工作,后勤部长由王世杰担任(振华军事班毕业的学员)。”李天成开始任命各组织领导人选,原来队伍的主要领队都分配到各军手下的团、营、连、排、班任职,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从振华技术学校军事专业毕业的学生。

    “黄河山和张铁武等人要进入振华技术学校军事班学习军事指挥学,你们的底子还不够,必须加强学习。”李天成知道二人不是军事组织出身,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

    “等我们行动起来之后,清政府和洋人很快就要动作了。”

    李天成分析了一下自己和清政府的兵力对比,清政府的军队虽然装备落后,战斗力低下,但也有超过几十万人的规模,要用来对付李天成的话,也不可能全用上,大概可以调集最多一部分对付李天成的军队,李天成此时拥有的人马加起来一万六千人左右,是对方的几十分之一,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装备了大批大口径榴弹炮,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数量大大超过清兵,步枪也比他们先进很多,但人数的确处于绝对劣势,李天成无法保证李家军在战时能够抵挡住清兵的进攻。